一、繁簡之極、繁簡之爭
(一)繁簡之極
1極致之”源”.哲學中的“極”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無極即道, 是比太極更加原始更加終極的狀態,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大極,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概念、范疇和哲學思想,用以說明世界本原的本體、規律、原理和范疇。“太極”一詞,出于《周易·系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
即大;極,指盡頭,極點。物極則變,變則化,變化之源是“太極”,太極是極致主義思想之“源”。
2極致設計之“義”。極是頂端,最高點,登峰造極。是設計者追求極致完美的夙愿。這里說的極致標志設計有兩重含義:一是恰如其分的設計。所謂極致設計,并不是過多或過少,而是“多一點則多,少一點則少”,將標志設計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極致之感;二是撼動靈魂的設計。極致設計作為一種“極端”的設計方法和風格,在設計過程中起到了立足本我、極致表達、撼動心靈的震懾作用。
3極致設計之“律”。極致標志設計表現形式呈現對立與統一的二元論規律。精煉的語匯、純粹的色彩,完美的構圖、通靈的空白。繁簡之間、黑白當道,動靜之間、冷暖有致。呈現極致之美以及和諧絕美的韻律、變化有序的節奏。
4極致設計之“度”。度是事物質和量的統一,是指保持事物質所規定的量的幅度、范圍和界限。度存在于世界萬物之中,它是人類認識、判斷和總結事物規律的一種理性思維。
〔二)、繁簡之爭
1“繁·簡”概念的兩種觀點。“簡”就是提煉與概括,“繁”就是添加與多元,都是追求極致美的具體表現和方法。有的說:“繁”必然造成視覺要素和形式上的繁雜,勢必超過標志設計均衡的標準;也有的說:“簡”太簡單。設計的作品不耐看,而“繁”是通過視覺諸要素的組合形成新的視覺圖式,創作出更具魅力的藝術表現和豐富的內涵。那么,視覺圖式和表現風格應該用是“簡”還是繁”呢?應該呈現什么樣的審美尺度呢?是人們一直在探討、拿捏和把握的。
2 “繁·簡”設計風格映射社會審美心理。“繁·簡”兩種不同設計風格的存在是社會經濟、文化和一定歷史時期的審美心態的體現,如果將視覺圖式和設計風格放在不同社會歷史時期的語境下稍做比較,就會發現、審美標準存在著明顯差異,“繁簡”風格的形成與變遷發生著交互變化,它總是隨著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背景的改變而改變,映射著當時社會的文化和審美,更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太極”文化的具體體現。
結語
極致之道—超越極限的極致標志設計
設計的“繁”、“簡”之別與社會審美心態關系密切.但任何一個社會的審美心態都不是單一的,而是呈現出多樣性的、從新裝飾主義到包豪斯風格,從高科技到環保主義,從流線型到簡約主義,從極簡風格到新古典主義,從新浪漫主義再到懷舊主義等風潮輪番登場,部落文化、Fusion文化,時尚演繹多元共存,現代社會審美趣味的多樣性使藝術設計的風格“繁簡”并存。北京標志設計的關鍵在于設計者對于過度與折中主義尺度的把握,超越極限并不等同于過度,而是一種恰如其分的折中,在不影響信息傳遞與情感表達的基礎上,使用精妙的構思、純粹的元素、絕倫的方法,從而達到一種視覺上的強烈沖擊,最終成為震撼靈魂、超越來宋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