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7日——新時代下傳統行業正在經歷變革,正在打破傳統文化對思想的禁錮。標志設計也應與時俱進,在融入新時代元素的同時,最大限度的保留傳統文化所遺留下來的精華。筆者將分上下兩篇來和大家探討下傳統行業標志設計的美學探索。
中國傳統行業標志講究形式美,形式美指的是商品外在形態和樣式所反映出來的美感,其大體涵蓋其整體形狀美、外觀線條美和配色美這三方面。組合起來有著多種法則,包括韻律、虛實、明暗、尺度、平衡、節奏、主從等多樣內涵。這種標志設計能夠在變化中求統一、統一中有變化,有利于產品的推陳出新,更有利于品牌的廣泛宣傳。比如很多商品中借鑒了太極的圖形來作標志設計的參考,這種圖案體現了對立和統一、動與靜、黑與白、虛與實,展現了一種運動中靜止的美,一種現實中抽象的美。
整體形狀美的例子可以參考古代錢莊的標志設計。古時的錢莊業大多借用了哲學當中“天圓地方”的思想理念。這也是為什么古錢幣的設計也依循著外圓內方的設計手法,外圓象征著人和,寓意了錢幣的流通性;內方體現了一個“正”字,正代表了規矩,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說明規矩是流通之本,是治世之道。除了哲學思想之外,傳統的吉祥文化也深入傳統行業之中。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很多寓意吉祥的圖案,包含了風景、鳥獸、人物、花草等形象,傳統行業多采用這些圖案作為牌匾、招幌,或在設計商品時采用這些象征吉祥的產品名稱、產品外觀,以求獲得顧客群體的推崇和傳播。這類特征在紡織業當中最易體現,例如上海鴻章紡織染廠的“三羊”標志設計,以及紡織商品上的“福祿壽”、“歲寒三友”等圖案。
線條美的最好體現是敦煌的飛天形象,這種衣帶飄舞、縱身飛躍的形象展現了一種瀟灑、神圣的美感。借由國畫等載體,使得這種形象越發美有韻味,運用在標志設計中可以給人生動美麗的印象。
配色美指的是色彩的吉祥寓意。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人們對取色通常帶有主觀色彩,紅色象征著喜慶,白色象征的悲傷,這種共性的色彩認知也是商業當中必不可少的設計規則。在吉祥文化中,紅色能夠給人一種喜悅、吉慶的心理暗示,因此在標志設計和宣傳手段當中,采用紅色的頻率也最高。
我國著名中藥企業同仁堂標志設計的演變,就是新時代下美學探索的優秀例證。它在保留最為主要的書法字體的同時,增加了中英文字體,讓顧客更加了解品牌的核心價值,也大大提升了品牌的親和力。從形式美的角度而言,新的標志設計將原有的圖案比例做了微調,采用黃金比例,增加了整體的協調性,也增強了商標的整體韻律與和諧感;即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傳統文化,又更為美觀、底蘊更加深邃。
從同仁堂標志設計的變遷可以看到,在保留中國傳統美學基礎上改進自己的形象,可以讓外國人更容易接受中醫藥文化和自己的品牌,利于更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