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形式多樣,是設計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標志設計的創意需要找到開啟這個寶庫的鑰匙。原始陶器上的自然形紋樣是世界性設計語言,把這些紋樣應用到標志設計中,可以使其獨特的象征意義和豐富的內涵得以傳承與發揚,進而提升品牌內涵。
原始社會時期的自然形紋樣大多是動植物、甚至是人為想象創造出來的形象。對于氏族成員來說,各種圖騰具有著強大凝聚力和象征性,是氏族之間互相區分的標志。原始陶器上自然形紋樣的這一作用與當代標志設計識別系統在內容和形式上是一致的,與某些標志所要表達的凝聚力和互助精神以及追求品牌個性的初衷也是不謀而合的。最早的標志是當時的人們用自然形的動植物來記錄事物而產生的,每個部落運用與自身相關的圖形作為氏族標記,人們希冀通過裝飾紋樣來獲得特殊的不平凡的能力,求得祖先和神靈的庇佑。標志設計的作用傳承到今天已漸漸演變,在當代企業的整體視覺傳達中占據著核心的領導地位。
由于狩獵是原始人最早的重要生產方式,因此原始陶器上最先出現了動物紋樣。人們利用動物的各種習性和形態的千姿百態作為標志設計來表現聰明、可愛、勤奮、忠誠、機靈、奔放、威猛、自由等的含義。主要分布在陜、晉、豫交界處的廟底溝類型的彩陶,大多數紋樣以舒暢的弧線造型,展現行云流水般的活潑自由的風格;某些與水有關的則展示一種人與自然的競爭與融合,呈現出非凡的勇氣與活力;火是熾熱的,人們可以直接感受到它的熱度與刺目的光亮,火作為日常生活中人所熟知的現象,已經融入了人類的生活中,許多以火焰圖形構成的標志設計,都直接與火有關的或取火的象征意義。
標志是文化的視覺符號,記錄著一個國家、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特征及歷史。標志設計所體現的文化內容和其內容本身的文化特點也是一種民族和國家地域的文化傳統的體現。與原始陶器上自然紋樣的作用有所不同,現代標志設計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當地的審美品位和美感,設計師若能將這些古老紋樣在標志上進行創新運用,將為當今標志設計領域注入新鮮血液,進而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